七峰寺

七峰寺
2023西安金科计算机学院招生简章
广告位招商电话:13522335680
 关注“忻州门户网”,忻州人文风景很全了


七峰寺,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董村镇孙村,是古代忻州东部乡村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。初建年代不详,重修于明、清两代。寺内建筑规整,工艺精湛。原塑神像众多,尊尊栩栩如生。故事传说神奇生动,流传甚广。但由于风雨侵蚀,年久失修,这座七百年的古寺即将倒塌。为了传承中华文明,弘扬传统文化,保护文物古迹,我们呼吁社会各界人士,群策群力,慷慨相助,修复七峰寺。修寺建庙,乃善事善举。善有善报,万事顺意,功在当代,荫及子孙。工程完毕,将刊碑立石,铭记您的功德。

图片


  一、地   

七峰寺,位于忻州市忻府区董村镇孙村村中。南距系舟山麓(七峰山)4公里,北距牧马河5公里,西距忻州市区13公里,东距定襄县城16公里。

图片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

七峰寺重建于明朝景泰二年(1451年),清朝道光年间(18211850年)重修。

史料表明,孙村建村于汉代,(现仍有汉代的村落遗址和汉墓群)到唐朝时孙村已经成为方圆几十里内最大的村镇。传说,唐宋时期,有一高僧路过孙村,见孙村南仰七峰山巅,北瞰忻定盆地,人口稠密,交通便利,是一处极好的传教宝地,便在这里教化村民修建庙宇,传经布道。因其庙宇坐北朝南,面对七峰山,故而取名七峰寺。

明景泰年间,七峰寺破败不堪,村民联合僧人修建寺庙,建成正殿。到清道光年间,孙村村民举全村之力,建成东、南、西配殿和山门。之后或由僧人管理或由村民管理。新中国成立后的1953年,寺内神像被全部破坏。1954年,政府成立粮站,占住七峰寺。粮站拆掉钟、鼓二楼,盖了办公室和供应库。改变了原来的墙壁结构。把寺内的石碑埋到了大殿之下。用白灰粉刷了寺庙的绘画、题词和修建记录。1968年粮站迁往董村。之后,孙村大队曾在寺内办公,后改做仓库。1985410日,七峰寺被忻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。2010年,关帝庙倒塌。到2012年,七峰寺所有建筑损毁严重,岌岌可危。

 

     三、主 要 建 筑

七峰寺占地面积约2540平方米(原面积约4500平方米),建筑面积约760平方米。坐北向南,一进院布局。中轴线上主要建筑物为四大四小。四大即过殿、正殿和东西配殿。四小为钟楼、鼓楼和两个耳殿。正殿也称大雄宝殿,是七峰寺最主要最宝贵的建筑。为明代建筑,面宽三间,进深四椽,单檐悬山顶,五檩无廊式构架,斗拱五踩双昂。平身有45°斜拱。面积153平方米。该殿建筑宏伟,气势壮观,斗拱雄威,工艺精湛,非一般寺庙可比,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。除大雄宝殿为明代遗构外,其余均为清代遗构。东西配殿面宽三间,进深四椽,单檐悬山顶。东西侧耳殿为单体建筑,悬山顶。钟鼓楼为亭式结构,钟楼在东南角,鼓楼在西南角山门由砖雕而成,磨楞对缝,做工精美。砖雕的椽檐脊瓦,花草鸟兽,精美绝伦,栩栩如生。

七峰寺作为文物古迹,已经载入《中国文物地图集·山西分册》

图片

 

     四、原来供奉的神像

过殿,也称穿心殿。殿内原塑一尊大佛和观音菩萨,两神像背靠而坐,大佛坐北朝南,观音菩萨坐南朝北。东西两边塑有十八罗汉,站殿神为张文李禄。东殿也称大佛殿,殿内原有泥塑假山,山上塑有众多神像。西殿也称森罗殿,殿内原塑地藏菩萨,十殿阎君、判官、二鬼和六道轮回的塑像。北殿为正殿,也称大雄宝殿,殿内原塑佛祖释迦摩尼、阿弥陀佛、药师三尊神像。地下塑有护法神二尊。西耳殿为关帝庙,塑关圣帝君,东耳殿为土地庙,塑土地神。


     五、文   

明嘉靖年间,主持僧人为了扩大七峰寺的影响,到京城化缘传教。但因其不是来自名山大川,身份不高,破衣烂衫,达官贵人都不屑一顾,化缘多日收效甚微。一日僧人看见海瑞下朝回府,大喜过望。他知道海瑞是个清官,没有钱财,就想请海瑞为大殿题一牌匾。他跟在大轿后面,认住海瑞的府邸。次日,早早地等候在门外,想等候海瑞下朝后恳请题词。但是,一连等等了数日,都不能靠近海瑞。一天,当海瑞落轿进门的时候,僧人抢前一步跪在海瑞面前,陈述山西孙村建庙的艰难历程和村民的种种善举,恳请海瑞为已经建成的大殿题一块匾额。说罢头顶宣纸,长跪不起。海瑞被僧人感动,当即手书“大雄之殿”四个大字,落款为“海刚峰题”。僧人回到孙村后,把此题词做成竖形匾额,悬挂在正殿门头。可惜此匾在1970年被毁坏了。

清咸丰元年,七峰寺山门完工。村民请崞阳举人亢光斗题写了门匾。大匾正中书“七峰寺”三个大字,两边分别题写着:“咸丰辛亥年  月”、“石城亢光斗书”的字样。现在这块大匾仍镶嵌在山门上。据《崞县志》记载,亢光斗,清代原平举人。道光十九年(1839年)考中举人,但不曾出仕,居家开馆授徒,门生多显贵。亢光斗曾为原平苏龙口镇匙村观音寺撰文,他在碑文中写道:全心即佛,全佛即人,人佛无异,斯为道矣,盖释氏之明心见性,即儒者之尽心知性。其学识素养由此可见一斑。亢家世居崞阳老城临陀街,明清两代是官宦富商合一的大家族。亢母仙逝后,总理各国事务衙门、主管同文馆事务大臣、有清代通商第一人之称的徐继畲应亢氏弟兄之邀为亢母撰写了碑文。书写者是工部铅子库主事、翰林院庶吉士张方泳。

在过殿的柱子上,原来有一副对联,系清代文化名人傅山的亲笔狂草:“石头是佛佛是石头……”。可惜此匾在上世纪50年代被毁坏。

解放前,七峰寺内立着许多石碑,记载着从唐宋时期到明清时期历次修建寺庙的历史。也有许多文人墨客和达官显要到七峰寺烧香拜佛的记载和遗迹。当年,粮站占住七峰寺时把这些石碑都埋入正殿下面。当这些石碑再次面世的时候,我们就可以发现更多更有价值的文化遗产。

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