漫长的岁月流逝了历史的荣耀,忻州古城消逝的影像里,铭记着卧牛城的远古传说,古城楼的千载辉煌,被焚文庙的文化灵魂,秀容书院的浑厚诗韵,历史名人的人文精神。
哦,忻州……
——题记
古 老 传 说
一位哲人说:世上没有没传说的人群,也没有没传说的地方。忻州卧牛城之称,正是源于古老而美丽的传说。
相传,忻州未筑城之前,是“原岗九起,卓然兀立”。居高鸟瞰,但见“腾曲飞跃,状若游龙”,誉之曰:九龙岗。岗峦草丰树茂,益穴居、毡卢,岗阳岗阴更有河水西来,绕城东去,亦可牧马、云中。便有游牧戎狄某部落脚于此,河名牧马、云中之河。
岂料,一日戎狄某部先人梦中忽觉岗峦撼动,继而吼声骇人,马群四惊。又一夜,忽听得群马惊嘶,部酋与众伫立岗头循声东望,朦胧月下,但见一庞然大物低头饮水。部酋下令以角号鼙鼓呐喊驱之。谁知,那大物不仅不惧,竟还回头迎岗飞奔而来。只见它明目如电,耀人眼目;四腿如柱,蹄若石础;头上犄角状如弯椽,无比锋利;巨尾一甩,顿然旋风四起,走石飞沙;一声长哞,地动岗颤。部酋急令放箭,它又奋蹄旋起,箭难着身。众人无奈,急用火把群射焚之,却见大物躯体顿然缩小,扭头由岗后向西北奔去,刹那无影。待部酋惊魂稍定道:“看其模样,听其声叫,像是巨牛。加上它能随意变化大小,那就是一头神牛了。”于是,部酋便请巫师设祭,供奉神牛,以保平安。
又传,有一四处取宝的南蛮子一日来此,见西面岗峦耸起,南北两河环绕,四野草木葱茏,断定必是藏宝之地,便扎下脚来访察宝藏。是夜,皓月当空,山川静谧,正在岗腰寻宝的南蛮子,忽听岗后有奔踏之声传来,继而直奔河畔,但见一头巨物。细观,那巨物先岿然不动,后犀牛望月,继而四蹄腾起,摇头甩尾恣肆撒欢,然后扑通跃下河中,且饮且泳。再后上西岸,头东尾西怡然而卧。见此情景,南蛮子一阵希冀。心想,早闻南海之滨有衔珠含璧之蛟,北野之岗有屙金尿银之牛。呵呵,果真如此。可擒牛之法,在于鼻。牛是食草动物,要引它上钩,必有香草方可。于是,那南蛮子连夜赶往五台山,设法在挂月峰觅得一株灵芝草后,悄然回岗。又一夜,等那卧牛于河畔,南蛮子手持灵芝草悄悄走近,牛见有人,猛然跃起,待要发作,但闻异香飘来,不由双目盯着灵芝,瞬间温顺服贴。南蛮子趁牛伸长鼻子嗅灵芝草之时,用早已准备好的带针刺的夹鼻去夹鼻弦。可神牛识破机关,身体顿时高大异常,奋起神威,用犄角由东向西顺势将九龙岗头撞平。一时地动山摇,黄尘蔽日。神牛右犄角也撞断半节,回头一声怒吼长哞,消逝无踪。空留回声在东西百余里外飘荡。于是便有了城东“牛叫(游邀)”,城西“牛尾”之村名。并有传说神牛一头扎进城东南的水池中,顿然消逝无影。由此有了取名牛藏(站)泊的湖泊之名(其实,牛站泊是在清同治七年修筑城墙时,取土筑城墙,于城内东南开挖的一汪人工湖)。遗憾的是,九龙岗被传说的神牛撞平之后,从此就不再草木丰繁茂盛了。
一段美丽的神牛传说,引出了一座卧牛古城,且是一座独角卧牛城。如若凌空俯瞰,忻州之状真是形如巨牛,面东而卧,延伸开来,直至牧马河畔。
历 史 变 迁
史料记载,忻州春秋前属赵,为戎狄所居。春秋后期属晋,三家分晋属赵,秦庄王三年(前247)“王龁攻上当诸城,悉拔之,初置太原郡”,在其辖境。于东汉建安二十年(公元215年)建置新兴郡,在今麻会筑“建安城”。同年置九原,将包头西北下设九原等十县的五原郡撤并移治所为现忻州城。建安二十一年(公元216年)曹操曾将并州腹地分为五部,部酋均以帅称之。永兴元年(公元304年)刘渊称汉,北魏永兴二年(公元410年)在九原城西北置秀容郡和秀容县。在原来的新兴郡内出现了秀容建置,秀容郡领崞阳镇、原平、奇村、秀容(今忻州西北五十里奇村镇与辛庄村之间)。为后魏肆州治,属鲜卑族尔朱氏的领地。隋开皇十八年(公元598年)置忻州(治所九原城),并将奇村一带的秀容县移至九原城。有诗云:“万景楼台疑绣画,九原珠翠似烟霞。”
忻州名称之由来:《通典·州郡典》之说:“……改新兴为忻州,因忻口为名。”忻口出至《魏土地记》“汉高祖至平城,为北军所围,用陈平计得脱,还师而南,此于滹沱水曲,六军欣庆,举口而笑,故谓之忻口(欣通忻)。《太平寰宇记》:“取界内忻川之水为名”。《大明一统志》也说:忻州,取境内忻水为名。”
关于忻水,《明史·地理志》指出:“肆卢川,自北流入焉”。《山西郡县释名》注:“……与州南牧马水合入滹沱河。”之后,经宋、金、元,建置一直如前。到“明洪武初以秀容省入,领定襄一县”(《明史·地理志》)。
秀容,乃北方少数民族某一支系名称。清代仍为忻州,见《清史稿》:“雍正二年(公元1724年)升直隶州,领定襄、静乐二县。”民国元年(公元1912年)废州改为忻县。1937年日寇侵华,国共合作,忻口战役举世闻名。抗战期间,我抗日民主政府以北同蒲线为界,分东、西忻县,分别隶属于晋察冀区二专署与晋西北区二专署。1944年,西忻县与静乐合并为忻静县,东忻县与定襄合并为忻定县。1946年7月,东、西忻县仍归并为忻县,属晋绥区六专署。1948年7月21日忻州解放,成立忻县人民政府,属晋中一专署。1958年12月1日,忻县、定襄合并为忻定县,治所在忻县城,辖忻县等若干县。1961年8月1日忻、定分治,忻县属忻县地区专署。1983年9月24日撤县改市,仍属忻县地区专署。2001年1月撤地设市,原忻州市改称忻府区,隶属忻州市。
忻 城 概 略
忻州,新石器时代,就有人类开始活动,至今已有将近1800年的历史。忻州,古称秀容。《辞海》:“秀容,古县名,治所在今山西忻县西北,隋开皇移至今忻县,为忻州治所。”《元和志》:“刘元海感神而生,姿容秀美,因此为名。”故名秀容。忻州,春秋时期大部分为晋地,战国时属赵。秦汉属太原郡、雁北郡、太平郡,隋为新兴郡、雁门郡,唐、五代、宋为忻州定襄郡、代州雁门郡,金、元、明、清为忻州。《忻州直隶志》:“州城筑于隋开皇十八年(公元598年),因有忻口而名。”忻州老城“跨西岗而城,岗占城之半,是为九龙之塬”,故还有九原之称。
忻州城廓早在东汉建安二十年时已筑之,经隋开皇修葺,到“明万历二十六年十月,忻州城墙修竣后,四座城门,连同洞门八座,洞门城门重重相对,彼此相通。”再到同治七年四月至同治九年十月,前后三年的修缮,形成了城墙之上有垛口、角楼、堞楼、门楼、堙门的“雉垛斯伟,楼橹崇焕”的多重防御之状。今日影约可见的忻州老城城廓,乃是同治七年修葺之遗物。
昔日的忻州老城,四面城墙,城墙四角设角楼。据《守城录》讲:“城身,旧制多是四方,攻城者往往先务攻角,以其易为力也。”城墙砖厚七重,石基八尺,高三丈六尺,周长九里二十步。有东、西、南、北四座城门:东门“永丰”、西门“新兴”、南门“景贤”、北门“拱辰”之名取于明万历二十四年(1596年),一直沿革至今。其环城四门皆雄伟,城门堞楼箭楼瓮圈随,城外城濠吊桥护城河,城势东低西高神牛卧的气势,成为今日忻州人恢复古城的梦想。
古时修筑城池,地势非常讲究。就忻州而言,东接五台,西连岢岚,南近太原,北通同朔。境内南有赤塘、石岭之阻,北有忻口、云中之隘,东西定襄、静乐分峙,宁武、雁门、偏头三关成掌指而列,可为四塞之地也。汉·曹操选“西枕龙岗,东襟牧马”之势筑城,恰与华夏之地,西高东低之势相合。后经过明嘉靖十六年(公元1537年),明万历二十四年至二十六年(公元1596——1598年)和清同治七年(公元1868年),被称为“三展卧牛城”的三次修治、扩展,形成了“忻州城,真有名,四面城墙八座门,明月楼修在街当中,十二座牌楼好威风,商贾云集古韵浓,民宅砖瓦圪洞洞。”的忻州城美景。
昔日忻州,宽阔的南北大街穿城中,将城分为东半城与西半城。在城当街,除过遥遥相对的明月楼和八座门外,每个街巷口都有过街的连三门木牌楼,讲究气派,气势不凡。以南北大街为中轴,东半城为街:有文庙街(亦称学道街)、兴寺街、大东街与顺城街;西半城为巷:有石狼巷、周家巷、草市巷、打磨巷、泰山庙巷、秀容巷和老爷庙巷。南北大街为明清商业街,商贾云集,店铺林立,字号丰繁。东城区民宅鳞次栉比、星罗棋布;西城区民宅依坡而筑,错落有致。其民宅多为四合院,或一进两串院、一进三串院,集商铺、民居于一体的明清建筑。院内亭台楼阁、砖雕照壁、砖碹大门,豪华气派。除此,还有十多座寺庙景观点缀城中,这便是:北城门东南,学道街以北的文庙;学道街正东,东城门以北的火神庙;学道东街文庙与火神庙之间的文殊寺(今聋哑学校);兴寺街正中的兴国寺;仰圣巷口的木式仰圣牌楼;一进大东街(今幼儿园)的节孝祠;大东街最热闹处的城隍庙(现在的东街学校);古钟楼往东50米的三佛寺;大东街与三佛寺之间的龙王庙;南门以北的关帝庙、老爷庙;秀容巷以西,西门以内的文昌寺、白鹤观、秀容书院;泰山庙巷北面的泰山庙、正西的财神庙,西南的五道庙;城西门以内,草市巷正西的三家店,为光绪二十五年(1899)英国传教士所见的福音堂;还有今胜利街以东,与火神庙毗邻的街口座北的奶奶庙等。
古时的忻城,每条街巷均有来历,均有值得炫耀的记忆。咱先说西半城:石狼巷因有石雕二郎神而名,此巷的“后畦子”曾是城中人消遣、赏景、买菜的地方。周家巷因早年属周姓所居而名,后因有阎锡山的“聚丰泰钱庄”而辉煌。打磨巷因有数家打制大小石磨作坊而名。草市巷因古时交通多为车马、驮队,故有买卖草料的商市而名,曾经的草市巷内有各业商号38家,钱庄7家,其名是:义生恒、敬业慎、源义恒、义聚恒、天德恒、义丰久、晋义兴、元义恒、复合源、选青源等,可见此巷古时的红火热闹景象。泰山庙巷因在巷子西端有座北的泰山庙(供奉五岳之首的岱宗之神)而名。秀容巷因秀容书院而名,并有忻商连氏的“义聚隆”醋酱庄。关帝庙巷因有与兴国寺对应的“护国寺”(俗称老爷庙、关帝庙)而名。东半城有由南数起的东顺城街,为顺着城墙一直往东之意,以“九原驿”、“柳林泊(与牛站泊一样,同是修筑城墙取土所挖的人工湖泊)”最为著名。大东街,凡知忻州城,就知大东街。因街道宽阔,商号多而名。大东街的商号买卖在抗战前为64家(座北35家,座南29家)账庄钱行、绸缎布匹、饭铺糕点、纸墨笔砚、干果蔬菜、山货日杂、油盐酱醋、收藏典当,药铺估衣……应有尽有。兴寺街因街内有兴国寺而名,兴寺街内的商号,虽不及大东街店铺林立,也行当俱全。有银铺、账庄、粮行、铁店、木店、粉坊、裁缝、鞋铺、剃头铺等32家,名曰:万和园、义和园、义盛和、永益源等。文庙街(亦名学道街)因文庙坐落于街中而名,也因文庙,乃求学之地也。学道街的文庙和学道东街的文殊寺,西口当街与凌云楼(明月楼)相连的遗山祠相辅相成,渲染出文气,梳理出文脉。
有一种说法是,城廓,乃“筑城以卫君,造廓以守民”。忻州城廓,恰是一座集古代保护政治治所和关隘要道,二者兼有的安居乐业与军事设防为一体的老城。
往日的忻州城真不愧为一座“南绛北代,忻州不赖”的历史文化名城。就是今日被誉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平遥古城,也只是历史上的一个县城,而忻州历来为州城,且为直隶州城。如此一座经历上千年历史发展起来的,物华天宝、商贾云集、人才辈出的历史文化名城,在战火中没有被破坏,竟然在短短几十年的和平岁月里拆得千疮百孔一片废墟,满眼狼藉无人问津。如此结局不能不说是忻州人民的泣血伤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