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告位招商电话:13522335680
据明万历《忻州志》记载,明后期忻州城内陆续建有七座王府,最声名显赫的是位于东门龙王庙西的定安王府,其余六座分别分布于昔日牢墙后、射圃东、宿家巷路南、大街西巷,大街路东和路西。当时这些王府住过哪些举足轻重的家族,后来为何又不见踪影?需要从明朝的'分封制'讲起。
元朝惠宗至正二十八年(1368)正月,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历经15年,推翻了元朝88年的统治政权,扫除了张士诚、陈友谅等地方割据势力,建立了统一的明王朝,经几番斟酌,将国都定于应天(即南京)。洪武元年(1368),朱元璋在应天(今南京)称帝,国号明。
作为一位有军事才能的开国皇帝,刚登基的朱元璋面对大明帝王的宏伟版图,总结元朝多次宫廷政变最终导致灭亡的教训,分封自己的儿子们到各地为王,以此守卫朱家天下。山西分别分封了三位皇子:明洪武二年(1369),朱元璋分封晋王三子棡(gāng),驻守太原;洪武二十四(1391),改封十三子豫王朱桂为代王,驻守大同:沈王二十一子朱模,驻守潞州。
朱桂早年曾于洪武十一年(1378)被封为豫王,洪武二十四年(1391),改封代王。次年,朱桂就藩于大同府,称'代简王',成为长城九塞王之一。
代简王朱桂到大同后,大兴土木,修筑豪华的代王府邸。其中举世驰名的'九龙壁'就是代王府曾用来供端礼前的照壁。明英宗正统十一年(1446)代简王朱桂卒世。由于其世子朱逊燸(xū)先卒,朱桂之长孙朱仕廛(chán)于正统十三年(1448)袭封为'隐王'。明代宗(英宗弟朱祈钰,因英宗被俘而代之)景泰元年(1450),隐王朱仕廛(chán)的次子朱成麟(朱元璋之元孙)被册封为'定安王'。
当时大同地处边塞,地瘠民贫,难以支持代藩庞大的宗室人口支出。为减轻大同的负担,地方官员几次奏请朝廷请求将部分代藩郡王支系内迁。提议得到明英宗的认可。可是定安王对迁藩并不认可,而且上疏朝廷表达自己的想法。此后数年,因与宗族屡起纠纷,后于天顺(明英宗复皇位后之年号)五年(1461)迁居忻州古城,在州衙东面龙王庙西侧建立了府邸。
明代《出警入跸图》 局部
包括定安王朱成麟在内,其后嗣在忻州城繁衍八代,分别是镇国将军朱聪潏(yù,二世);辅国将军朱俊程(三世);奉国将军朱克爝 (jué,四世);镇国中尉朱廷埽(sào,五世);辅国中尉朱鼎桧(六世);奉国中尉朱鼎涢( yún,七世);辅国中尉朱彝林(八世)。从天顺五年(1461)至崇祯十七年(1644),历经183年,陆续建造七座府邸,分别位于城内各热闹繁华处。
定安王朱成麟育有二子。长子聪潏(yù)作为嫡长子,本来是定安王第一顺位继承人,但因做事荒唐,为其父守孝期间,做出无礼丑闻,被判降封处置,封衔镇国将军,但建有府第。自此,本应世袭藩王的定安王后代均以降袭的方式保住了富贵。次子朱聪潜也是镇国将军封衔,但他非常孝顺,慕其母作高楼日登望之。当时莅任忻州知州的王轩还为其题字'望萱'匾,悬于高楼。王轩是山东临清人,明弘治年间以进士任忻州知州,后擢员外郎出任凤翔知府。
崇祯十七年(1644)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兵至忻州城,七处府第与太原晋王府第同日俱毁。自此,朱成麟家族变姓易名,争相逃匿乡间,沦落为平民百姓。
明太祖朱元璋为何将数十名皇子分封到全国各地做藩王呢?他曾有过'列爵临民,分土需不任事'的钦旨,意即各封王建藩各处接近黎民百姓以及地方官员,分土建王府以及其物质所需要,不担任地方有权的职责。实际上藩王们在政治方面呈现争权夺利;生活享乐方面极为奢侈。当时有平遥县训导叶伯巨上书言分封太侈,请求减兵限地。明太祖朱元璋以为离间骨肉,下狱处死。
朱元璋长子朱标早卒,由长孙朱允炆(wén)继承皇位,建号建文,庙号惠文帝。朱允炆继位后,发动'靖难'之变,燕王朱棣起兵谋反。经过四年的征战,最终朱棣篡夺侄子朱允炆惠文帝的皇位,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。这段历史也反映明太祖朱元璋分封诸子藩王的弊端。
旧时王谢庭前院,飞入寻常百姓家。同样,世事变迁,昔日豪华的定安王府处早已无处可寻,昔日的奢华气息也了无踪影,被浓浓的市井生活所取代。
本文参阅:①《明史纪事本末》,清谷应泰撰。②《直隶忻州志》,清乾隆十二年修。③《忻州直隶州志》,清光绪六年修。④《史鉴节要便读》,清鲍太史古村先生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