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忆中的农家美食

记忆中的农家美食
2023西安金科计算机学院招生简章
广告位招商电话:13522335680

人上了年纪,总由不得回忆些家乡事,想些往事,谈论些孩童时的趣事。前几天我跟老伴去金德隆超市买东西,在粮区那儿,有细粮有粗粮,花花美美,卖的有白面、精大米、上荞面、莜面、豆面、粉面、黄油、黄面、红面和各种豆类等,有整袋的,也有散装的,应有尽有。意外中我还发现在那个拐角的小方仓中还卖糜子面。瞬间我脑海里闪现出小时候母亲用糜子面给我做的帽壳窝窝头来,真香真好吃。我连忙叫老伴称了几斤。

1

糜子面是用糜子加工而成的,属粗粮类。说起糜子来,山西地区的人都认得,它是一种一年生栽培草本植物,籽粒有红色,黄色两种,比谷子籽粒大些,表面圆而滑,芒种节令播种,过了秋风便可收割,生育期约80——120天左右。糜子籽粒脱皮后叫糜米,分为糯性和粳性两种,糯性黄米即软黄米,粳性的称硬黄米或糜米。软黄米可做油糕、蒸糕吃;糜米焖成米饭,黄生生的,像生金子似的,焖起来能闻到一股米香味,沁人肺腑,再烩上肉、板粉条、豆腐、山药、菜,真是庄户人家的好吃水。糜子面主要用来吃窝窝用。保德地区有句方言说:庄户人家吃糜子,穿皮子。意思就是说年年种糜子当然就是吃糜子,吃糜子是主食;喂上羊,杀了后,羊皮缝成皮袄,冬天穿上可暖和哩。真实反映了地地道道的农家生活气息。

2

说起糜子面窝头来,老一辈子的人都爱吃,可做起来还有讲究。过去农村没有磨面机器,只能靠人推石磨加工。我母亲做糜子窝窝,在村里不算一把手,也能排个二三名吧。她做出来的窝头颜色好看,黑明油、黑明油,正好软硬,吃进嘴里、口感甜、韧、有嚼头;而有的女人做出来的就不一样,干硬干硬,窝头呲牙咧嘴,灰白颜色,带酸味。原因有两方面;一方面是在和面时,不能用开水,开水和面,面烧死了,无弹性;冷水和面,面会发渣,和不在一起,须用大温开水和面,约70℃左右。和好面后母亲用双手拍打成厚薄均匀的拍拍,一指头厚,形状像只鞋底似的,有时捏成帽壳壳,像个奶头状。我喜欢吃帽壳壳,每天上学校总要带一个做干粮。父亲是个受苦人,在村煤窑上担炭,十分苦重,母亲便给捏个大拍拍,差不多有尺数长,糜子窝窝吃上耐饥,不容易饿,可比白面馒头强得多。过去财主人家雇长工首先看你一顿饭能否吃进个大糜子窝窝,吃进去就说明这个人有力气,能干活,反之不用。

捏好的窝窝头,要放在锅里用慢火来施一施,这是第二道工序,大约用四五十分钟,等看到窝头上面渗出小水珠来算施好了,不能用大火、快火,那样就蒸成死拍子了,不好吃。

3

施好的窝头并不熟,还的得再蒸,直到熟了才能食用。有时人们还把枣泥和进面中。吃枣窝窝。甜个茵茵的,时而和进苦菜,吃苦菜窝窝,绒个墩墩的,苦菜有清火消暑作用,在地头干活吃苦菜窝窝,解渴又解饿。那个年代,社会上白面大米远远比不上现在的多,庄户人家一年也吃不上几顿白面,只能种啥吃啥。

糜子窝窝干了也有吃法,做上一锅豆面拌汤,撒上些红咸干菜丝,调进油煎葱辣子,泡上干窝头吃挺不错,咬一口窝头,留一对牙印子,多嚼几口,倍感香甜,别有风味。张维庆在保德当县委书记时,下乡吃派饭,常向老百姓要的吃糜子窝窝,他的掛包里总少不了放几个干窝窝,跟保德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。

4

改革开放以来,特别是在十八大以来的近十年,国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,人民的生活水平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,大家小家不缺白面大米吃,就连拌山药丸子用的也是白面。这时候不少人说天天吃白面大米,吃的血脂高了,血糖高了,血压也高了;买的吃小米、红面、黄面、糜子面等。保德县城不大,前后街就有十几处粗粮饭馆,卖的有红面河捞、黄面馍馍、红豆菜饭、瓜角子、炒山药丸子……每天吃的人还真不少。事实却是也是如此,天天吃那个白面大米,倒不如细粗粮搭配起来吃好得多。就比如糜子吧,糜子味甘、性平、微寒、无毒,具有润肠通便,养胃补脾等保健作用;糜子的营养价值不会低于白面、大米;它含有蛋白质、脂肪、赖氨酸、胡萝卜素、维生素、磷、铁、锌等营养成分,它虽不如白面大米好入口,好吃,但多吃些对身体大有益处。多吃粗粮,能增强体力,抵抗力,往往疾病少。医学证明,人的健康来自于大自然,来自生活,来自于运动,人是铁,饭是钢,只有在日常生活中,不断丰富自己,强健自身,才能做一个健健康康的人。

作者简介:

5

陈维德,笔名咏德 孙家沟镇牧塔村人,中共党员,大专学历。保德中学英语教师,从教四十余载退休,爱好文学,勤于观察并记录生活小事,赋闲后笔耕不辍,以记录接地气的生活小记见长,屡有作品发表于《山西老年晨报》《老干部之友》《黄河风》《保德文化》《保德新青年》等刊物之中。

来源:大美忻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