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在忻州

食在忻州
2023西安金科计算机学院招生简章
广告位招商电话:13522335680

 关注“忻州门户网”,忻州人文风景很全了

在忻州,无论走进哪个县城,街市上都会看到本地土特产门店和特色食品饭店及小摊。
       五寨人将“五寨饭店”开到了太原、北京……
       河曲、保德开河鲤鱼、 忻州瓦酥、原平同川梨,被列为向皇室进贡的贡品。
       繁峙驴肉、岢岚柏籽羊肉是肉中佳品。
       定襄蒸肉御膳秘方配置,从宫廷流入民间。

图片

       金代名士礼部尚书赵秉文有:“金波沉醉雁门州,端有人间六月秋”,赞代县黄酒之诗。
       清同治兵部尚书祁隽藻著《马首农言》中有“油出神池”、“色香而味腴”,美神池葫油之言。
       宁武、静乐毛尖茶具消食健脾之功,偏关三髓汤羊杂碎有温胃大补之效。
       地方特产首先是不同的地域造成,忻州大地横列于三晋中北端,有最高的山峰华北屋脊五台山;有华北最大的原始次森林宁武芦芽山;有中国三大高山湖泊之天池;山西母亲河汾河在此发源;河曲、保德、偏关濒于中华母亲河黄河晋陕峡谷东岸;神池县是山西的青藏高原,定襄南峪是山西的吐鲁番,中间又有广袤肥沃的忻、定、原、代、繁盆地平川。
       高山产灵蘑,傍河食鲜鱼,五台山台蘑、宁武银盘蘑菇为菌类中之极品;河曲、保德开河鱼则被列为皇室之贡品。
       台蘑又称“天花菜”,生长于林中草地和山顶草丛,以银盘、香覃最佳。肉体肥厚细嫩,香味醇郁芬芳,营养价值极高。可烹制成多种荤素菜肴,味鲜甘甜,口感嫩脆爽滑,入筵席串汤可解肉腻、舒肠胃;且具医疗功效。长期食用能产生对病毒的抗体,起降低胆固醇、防止动脉硬化、肾脏病、胆结石、糖尿病、肝硬化等作用,有延年益寿之功效。康熙咏五台山天花诗:“灵山过雨万松青,朵朵细云摘翠屏。玉笈重缄敕飞骑,先调六膳进慈宁。”康熙品尝了台蘑,特命飞骑送进京城,孝敬慈宁宫皇太后。
       五台、宁武得山独厚,蘑菇之外,蕨菜、马勃,毛尖茶,金莲花驰名中外。
       黄河石花鲤鱼赤眼金鳞,脊梁上有一条红线,肉雪白个大体重,食之味美,素负盛名。每年解冻开河时方可捕到,所以叫“开河鱼”。开河鱼色泽明亮,肉质细腻,味道鲜美,有大补元气、通络发散之功效,为上贡佳品。据古,《河曲县志》记载,清代康熙、雍正、乾隆年间,当地官吏每年春天都要将金丝鲤鱼贡给皇帝。
       河曲、偏关之海红果酸甜可口,消食开胃;保德黄河岸边红枣皮薄肉厚油性大,都是地方名特产。
      从古以来,忻州地方胡汉杂处,农牧兼重,西八县乡间至今仍是大碗吃肉,过年至少宰一头猪两只羊,肉食亦具显明特色。其著者为炖羊肉、羊杂碎。
  炖羊肉,是晋西北人的传统美食,酥烂香浓、肥而不腻,是冬天的佳肴。其方法是:将羊肉剁成三尖块,下开水锅氽透,捞出放在清水锅中,然后把洗净的胡萝卜切块,放入羊肉锅中,配上酱油、食盐、葱段、姜片、小茴香、花椒,先急火煮,开锅后再改用温火炖,炖至烂熟香味四溢。神池炖羊肉最为有名,神池炖羊肉除去羊膻气,软烂甘香,余味绵长。静乐、岢岚、五寨炖羊肉亦各具特色。
       羊杂碎亦为晋西北传统美味,其中尤以偏关三髓汤羊杂碎为人称道,三髓汤羊杂碎配料为:羊肉、羊肝、羊心、羊肺、羊肠、羊肚、三髓汤(羊脊髓、羊骨髓、羊脑髓)、羊油辣角、复合调料、香菜等;做法:将羊杂碎煮熟切条,配细粉条,将葱段、蒜片、姜片、辣丝上油锅拌炒一下,然后用少许酱油、陈醋喷出香味,加入食盐、小茴、花椒等佐料下锅熬制。羊杂碎暖胃滋补,为冬季最佳食品。西八县每县都有各自特色羊杂碎,忻府区奇村杂碎亦为名吃。
       繁峙、河曲驴肉以多种药材和各种调味品制汤,把生驴肉置于汤内煮熟,然后用醋、姜、芝麻、蒜泥等配汤浇之,色美味香,口感不腻,具有滋阴补肾作用。其手撕驴肉、驴肉碗饦也是餐桌佳馔。
       另有定襄蒸肉、忻州蒸肉,主要为粉面中加肉蒸成,蒸肉虽非真肉,亦为地方名吃。
       忻州平川素称“高粱之乡”高粱、玉米、谷子、杂豆是主要农作物;山区高寒,生长期短,莜面、豆面、荞面、糜、黍、山药蛋成为特产。平川家常饭以高粱面为主;山区县家常饭以莜面为主。高粱面代表食品是高粱面鱼鱼,莜面代表食品是莜面窝窝。高粱面、莜面都得用开水和,民歌唱道:“半斤莜面滚水泼,我的个哥,没有的事情人家说,你说咋呀?”
       高梁面鱼鱼是粗粮细做,高粱经淘煮漂晾,碾磨成面,滚开水泼和,揉搓精到后,掐若干蒜瓣大小面团,分别置于案板两头,两只手掌压在面团上,向中间同时搓动,由远及近,逐渐靠拢,搓成绿豆粒粗细一尺左右长条,蒸熟后蘸调和食用。巧手女子能一手五根,两手十根,搓得粗细均匀。看上去如锦丝盘绕,吃起来绵、精可口。吃高粱面鱼鱼必须配以调和,或羊肉汤、或西红柿汤、或酸菜汤,但无论什么汤,必须有醋,高粱碱性,无醋难以调和。
       莜面推窝窝,也叫莜面栲栳栳。高粱面鱼鱼是搓出来的,叫搓鱼鱼,莜面推窝窝是推出来的,叫推莜麦窝,即以手托在细腻的石砖上推成薄片,食指一卷,卷成小筒儿,排列笼中,巧手推出的莜麦窝外光内涩,顶上有尖,煞似猫耳,所以又称猫耳朵。二人台唱“莜麦窝窝、猫耳朵朵蒸满笼”说的就是这个。莜麦窝吃时,如高粱面鱼鱼,必须蘸盐汤。盐汤有酸菜汤、葱花磨菇汤、羊肉汤、西红柿汤等。莜麦窝外光内涩,外光,入口滑溜,内涩,能留住盐汤,外看美观,吃着香美,乃食品中之佳品也。

图片

        日本人吃高粱面没得下手,忻、定、原、代、繁人却拿高粱面做出了多种可口食品:
       高粱面食品系列中还有榆皮面圪瘩、金裹银、茭子壳等。榆皮面圪瘩金裹银皆属面食,榆皮面圪瘩用高粱面掺榆皮面,金裹银是白面包高粱面或荞面裹高粱面,分别和好两种面,将高粱面团包于白面团内,擀开,切成棱形面片煮熟后,浇汤食用。榆皮面圪瘩滑溜可口,金裹银则两层白夹一层红,外表漂亮且兼有两种面味,绵软爽口。茭子壳是忻府区、定襄人家常饭,高粱面捏成壳壳,蒸熟后就着野菜、酸菜吃,是图快图省事的农忙饭。
        莜面系列食品主要有莜面椽头饼、莜面馈垒、磨擦擦等。
       莜面椽头饼,多为上地或出行者干粮。温水中加盐和面,面团搓成椽头粗细面捧,用麻线把面棒切割为厚薄均匀的饼,温火烤干,吃起来酥脆可口。莜面馈垒是宁武特产,山药蒸熟去皮,擦子擦碎,拌适量莜面,加入葱花,花椒粉,食盐,将面和山药来回搓揉融合,蒸熟后,再于铁锅中放入胡油,油热后投入葱花,把蒸熟的馈垒倒入油锅干炒,去掉大气后即成为毛茸而松散的馈垒,口感茸软、柔松。磨擦擦是以山药去皮,用擦子磨擦成末,清水淘去粉面,拌适量莜面和少许山药淀粉,水开后或用抿床抿,或擀成圪瘩开水中煮熟,浇上臊子,调羹舀食,软和味美,风味独特。
       高粱面、莜面又有饺子、囤囤、拿糕、焖鱼鱼等相同做法的食品。
       莜面、高粱面饺子都是蒸饺,包馅各异,最普遍的是苦菜山药丝为馅或以豆渣为馅,亦有韭菜、茴子白、胡萝卜等为馅的,但一般都要配山药丝。宁武有种黄菜馍馍则是干锅烤烫,其皮以山药泥和莜面,馅以山药丝、黄菜拌猪油,包成饺子后温火热锅烤至全黄即可食。外脆里嫩,味美可口。
       囤囤,即菜囤囤,把莜面或高粱面擀成片,摊匀菜馅,滚成一卷,切成寸半长小段,蒸熟食用。
       焖鱼鱼,焖鱼鱼是菜面混合食,将手搓鱼鱼撒在快熬熟的杂烩菜上,焖8-10分钟,熟后搅匀,即可食用。此鱼鱼将面放于手心,双手合掌上下搓动,两头尖尖中间扁圆,更像小鱼儿。
       拿糕是懒汉饭,十几分钟就可做好一顿饭。顺序是先在锅中倒些胡麻油,油滚时,抓把葱花呛上,再倒进老陈醋,调些酱油做好汤,舀出后,再烧水,开水锅中边开水边撒高粱面,撒到一定程度唿嘟唿嘟搅成团,盖住锅盖焖熟,蘸做好的盐醋汤吃。莜面活捉拿糕则多蘸羊肉蘑菇汤。
       高粱面、莜面系列食品本是忻州地区乡间百姓的家常饭,后来,一些宾馆、饭店,捕拾民风,发展成了招待内外游客的风味食品。外面人吃惯吃不惯不知道,本地城里人却专拣家乡特色饭店去吃家乡饭。
       高粱面、莜面外,荞面、豆面也是忻州主要面食,莜、豆、荞低糖高营养,是糖尿病人食疗最佳选择。荞麦面、豆面作为地方风味者,主要是碗饦,凉粉,圪馁、饸捞,抿面。
       荞面碗饦以保德碗饦最具特色。保德荞面碗饦,观之晶莹光亮,粉白微青,质地精细,柔软,光滑,细嫩,清香利口,风味独特。碗饦制法,将荞麦精粉用盐水拌成面穗,再加水调成糊状,盛于碗内,蒸至半熟时,搅动一次,以防沉淀,熟后冷却即成。荞面碗饦宜凉调,亦可热烩,或浇以素汤,或拌以肉酱。不仅为待客之佳肴,还有疏通肠胃,清燥利便之功用。
       保德碗饦之外,其它各县亦大多有荞面碗饦,做法亦稍有不同,一般是荞麦去皮成为糁子,将糁子于前一日用水泡软,上拳揣成糊状,筛滤后舀入碗内上笼蒸,蒸中途用筷子搅拌一次,出笼后即成碗托。置阴凉处冷却后,用葱、姜、芝麻、蒜泥、香油等加醋成汤浇食。保德碗饦去皮彻底,洁白晶莹,其它县碗饦颜色微青,但较保德碗饦软和,荞麦味更重。
       凉粉另有豆面粉、糜谷粉、粉皮等,分别用豆面、糜子面、山药粉面等做成,亦为地方风味食品。
       荞面、豆面饸捞、各县均有,将荞麦面、豆面揉和精到,搓成短棒,塞入支在开水锅上的饸捞床中压成高粱粒粗细的圆形面条,煮熟后,用笊篱捞进碗中,浇上臊子食用,所以叫饸捞。荞面饸捞需在面中揉进适量生石灰水,吃起来才有筋头,有味道,其味道主要是生石灰味和荞面味。荞面饸捞以定襄县饸捞最为有名。
       荞面圪馁乃将和好之荞面,掐成小团置于掌心,用大拇指碾压成螺壳状,煮熟浇上臊子食用的面食。

图片

       豆面抿面将豆面和成稠糊状,将抿床架于开水锅上,抿成蝌蚪状,浇上臊子食用。软和滑溜适口。
       面食之外有米食,米食最具特色者为河曲糜米酸饭及酸粥。
       糜米为糜子去壳之米,糜米可做粥、做捞饭,而糜米酸饭最为特色。相传北宋年间,辽兵入侵,河曲某老乡家正淘米做饭,见辽兵来袭,老少丢下尚泡在水中的糜米出逃。兵退还家,发现浸泡水中的糜米已发酵变酸,遭遇兵劫,家中再无它食,只能将就煮熟,权且充饥。没想到做出的酸米饭酸爽可口,齿颊生香。此事传出,河曲、偏关人转相模仿,遂使酸米饭成为地方特色食品。酸饭有酸捞饭、酸粥,做酸饭需有酸浆,酸浆贮于浆水罐里。浆了一夜的糜米下到锅里,稍煮一会儿,把煮米的汤再回到浆米罐里一部分,作为下一次浆米用。如此周而复始,浆汤会越来越好,越来越香。酸饭酸中有甘,开胃健脾,生津止渴,清凉泻火,久吃不厌。河曲民歌有词曰:“山药酸粥辣角角菜,你是哥哥的心中爱”。“喝上酸米汤不口渴,想妹妹想的心难活”。
       糜、黍为同类谷物,与谷子在古时合称为“稷”,是中国最古老的粮食作物,国以民为主,民以食为天,所以中国上古以“稷”为神,按时祭拜,与土地神合称“社稷”,成为国家的代名词。
       糜子是硬糜,黍子称软糜,为糯米,黍因其粘软,主要用来做糕、包粽子。黍在碾子上去壳后称为“黄米”,北方粽子大多以黄米加枣,苇叶包裹煮食,比江米粽子更加清香可口。黄米碾成面,叫黄米面,黄米面拌水成团,蒸熟后猜精揉绵,掐成团下油锅炸到皮微焦即成油炸糕。
      油炸糕是忻州各县市的传统待客过节美食,乡俗,每年除夕上午,家家都要炸油糕,“糕”谐“高”,喻步步高升;糕形状圆而色泽红,喻团圆、红火。过春节要吃糕,孩子满月要吃糕,过生日要吃糕,新房上梁要吃糕,乔迁要吃糕,“搬家不吃糕,一年搬三遭”,红白事宴尤其不能无糕,所以赴宴亦叫吃糕。油炸糕是忻州饭店无论高低档次必有主食。
    米食、面食蒸煮之外有炉烤、油炸食。炉烤、油炸端赖胡麻油。胡麻虽在各县均有种植,但以神池为最。神池榨油业始于明朝弘治年间,清末时,全县有油坊近百家。独特而传统的胡油压榨技术,保持了神池胡油的天然品质。神池胡油“久放不沉淀,生食无杂味,炸食烟雾小,上色快,味道清香;色泽纯黄而透明,营养丰富,有药用价值。五寨、静乐亦为胡油主要产地,胡油品质与神池仿佛。
       纯净的胡油蕴育出本地诸多炉烤、油炸食品。
       神池县是著名的月饼之乡,富有地方特色的神池月饼已有500多年的历史。采用传统配方、现代工艺精制而成的神池月饼行销全国各地,已成月饼中之名牌产品。

图片

       神池麻花,配料是酵肥三份,水二份半,油半份,糖、碱少许。炸时用葫油,要清澈澄净,以不起沫不冒大烟为宜。神池麻花看去色鲜美,闻之扑鼻香,脆而不硬,酥而不散,香甜耐嚼,回味无穷。
       原平锅魁因在历史上夺得当地炉食之魁而得名。其状长方,卷边滚圆。饼面橙黄色,具有香、甜、酥、脆特点,加之包馅不同,又各具风味,使人久食不厌。
       原平干烙儿产地崞阳镇,豆面制作,中空外圆,中间凹凸如钹状,揉盐不放糖,酥咸香脆。
       崞阳麻叶是一种空心扭花状的油炸食品,配料选用精制面粉、发酵粉和糖剂,辅助油、盐、碱、矾等,胡麻油煎炸,其色黄红,带糖饴味,质虚酥脆,为老少皆宜的地方熟食佳品。
       忻州瓦酥,以其形似瓦片而得名。制作始于明末清初,内外皆呈金黄色,水印“忻州瓦酥字样”。制作瓦酥选用精粉、纯蛋黄、上等食油、细砂糖为料。和面配料亦有特殊讲究,成形时用模具压制成瓦状,再经油炸。其质酥脆,味甜香郁,久放色味不变,常食可健胃壮身。
       五台万卷酥久负盛名。相传,乾隆朝拜五台山,寺僧以万卷酥供奉,乾隆食后赞不绝口,万卷酥名声不胫而走。万卷酥原料以上等面粉,纯净胡麻油,配以碱水酵面和合而成。做时要反复擀压成薄片,然后卷合,每卷一次上一层油。最后上烤炉烤制而成。烤熟后形如木条。入口酥松自化,香味绵厚。
       代州麻片以片薄、质脆、香甜可口著称,已有百余年历史。据说,清末时,一江苏做官的代州人告老还乡,带回一名专做麻片的厨师做麻片。后传入民间,经代州人改进,制成了独具特色的代州麻片。

图片

       繁峙疤饼创制于明代,亦名籽饼。其用料有白面、葫油、白糖、鸡蛋及苏打等。制作时,将和好的面擀成直径约半尺左右的薄饼,在铁锅内铺一层磁砂,放一层饼,加热烘烙。熟后呈金黄色,面皮上均匀布满圆形小坑,状若疤痕,其味香甜,其质酥脆,为别具一格的风味小吃,名闻遐迩。
       一窝丝又叫“盘丝饼”,是宁武县特色小吃,具色淡黄,味甘甜,质酥脆的特色。鲜食甜绵可口,干食酥脆清香。
       盐干烙产于巡镇,用白面、食盐加少许黄油烤制而成,人称“闪塌嘴”。用面不过二两,然烤制中空气膨胀,体积倍增,壳大内空,食之酥脆,与原平干烙同为地方名品。
       忻州地方菜肴以大烩菜为地方特色,大烩菜按时令改变肉菜搭配,但粉条不能少,豆腐不能没,山药、白菜不能没。忻定原平川有肉时吃荤菜,没肉时吃素菜,五寨则把大烩菜称黑肉烩菜,肉是不能没有的,且要瘦肉。一般农家平时冷热两道菜,热菜是大杂烩,冷菜是山药粉丝加绿豆芽或山药、萝卜丝,有肉时加猪头肉、猪耳朵、猪口条,没肉时,亦为素菜,但十分清利可口。
      地方名吃是小农经济的产物,随着市场经济发展,随着转基因入侵,忻定原一片玉米海洋,高粱没人种了,高粱面鱼鱼正在从农家走进饭店,成为稀缺食品,所幸忻州市还有个西八县,西八县地势高寒,转基因一时间转不进去,莜面还种山药蛋还种,五寨茴子白还种神池胡麻油也还在产,一些小吃暂时还不会走下老百姓饭桌。这是忻州的幸运,也是忻州人的幸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