忻州文工团的北京知青篇

忻州文工团的北京知青篇
2023西安金科计算机学院招生简章
广告位招商电话:13522335680

忻州文工团的北京知青篇

方厚永 曲秉诗

1

一.初始之缘

1966 年至 1968 年,北京由于历史原因中学生已积累高、初中三届数十万人不能毕业,更不能升学和分配工作。为安置众多的中学生,先后分配了一批学生到东北建设兵团、内蒙古的牧区和农区,山西省、陕西省,云南建设兵团等地,也有极少数的学生分配了工作。那时的老三届以及以后插队的中学生有了确切的称谓——知识青年,简称:知青。来到山西省的北京知青,每个地区的农村都有北京知青插队落户。当时的忻县地区所属十六个县均有北京知青插队。

2

1970年前后,各行各业均逐步走上正轨,忻县地区文工团的工作、排练、演出也渐渐正规化。根据当时的社会环境及地区文工团的现状,文工团招进了北京知青,给文工团注入了新鲜血液,招入人员如下:罗先平、顾洁理、王世绵(定襄)李鸿莺(五台)吴铮、吴强、何式昱、王鸣忠(原平)、方厚永、孙镜泉、柴志英(忻州)、曲秉诗、孙家成(内蒙古莫力达瓦旗)、王海潮、牟其正、高珑(代县)张纪中(原平)、赵宗泽、王莲琴、郭春培、卢玫(岚县)张顺来(对外经贸大学分配工作在河曲)杨安乐、张卫东、路长蕙,另外还有一名北京知青在山西军区入伍,后派到文工团任军代表——徐明。

3

在此期间,文工团还从社会上、山西省艺校、忻县地区艺校招收和接收许多团员,加上文工团原有的演员、舞美人员及其他行政人员约 100 人左右,忻县地区文工团很快成为了一个当地极有影响的文艺团体。当时乐队的配置如下:小提琴:罗先平、顾洁理、王鸣忠、王世绵、赵万银、李鸿莺、贾桂涛,柴志英(很快就离开了)李登峰、任登贵、李春香、乔斌、闫立斌;大提琴:米增寿、张志道;倍大提琴:赵真山;木管:吴铮、侯晓东;王建华(长笛)方厚永(双簧管)孙镜泉(单簧管)孙养贤(大管);铜管:曲秉诗、刘铁铸(小号)孙家成、何式昱(圆号)吴强、冯海云(长号);打击乐:康有生、张俊秀、徐明;指挥:曾声亮。


4


二、血色青春


在领导支持下,文工团很短的时间内组建了忻州地区第一支西洋管弦乐队。参加乐队的北京知青,1966 年前就师从高门,经过了正规系统的学习,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。后来不断实践演奏,又有了较大的提升,在北京中学生中已是出类拔萃。


以这些人为主干,经原文工团员的充实补充,成立了忻州地区标准的单管编制管弦乐队。这支乐队,配置均衡,齐全,声音优秀纯正,和谐,技巧高,音感好,配合默契,素养突出。曾演奏了一系列的优秀曲目,其中有交响乐《沙家浜》片断,芭蕾舞剧音乐《白毛女》《沂蒙颂》《草原儿女》,中西乐结合交响音乐《地道战》,以及多部大合唱的伴奏;还参与了一系列舞蹈《送粮路上》《雪中送炭》《丰收歌》,歌剧《洪湖赤卫队》,二人台《散会之后》《审椅子》的伴奏。在忻州地区所属各县的演出中场场爆满,座无虚席,反响强烈;在省文艺调演中,得到了极高的评价,在地区一级的乐队中名列前茅,在忻州地区也创出了空前的乐队规模和水平。


5


无疑,芭蕾舞在忻州更是新鲜事物。由于北京知青最早接触此种艺术形式,受其影响较大。再加上文工团又调入中国早期的芭蕾舞演员袁春当老师(前苏联乌兰诺娃的学生),又借助北京知青在中央芭蕾舞团的关系,搞到了当时很难得到的芭蕾舞鞋。这样在北京知青的倡议推动下,在必不可少的西洋交响乐的伴奏声中,芭蕾舞《白毛女》《沂蒙颂》,这种高雅的艺术形式,终于展现在忻州地区十几个乡县之中,让众老乡亲大开眼界。极为难能可贵!


6


还值得一提的是,北京知青带来的普通话,在报幕、话剧、戏曲、相声、歌唱中,都得到了良好的运用,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剧目的本色原味,也使文工团在每年重要的拥军演出任务中达到更好的效果。另外,文工团的北京知青多才多艺,一专多能。有的兼作曲配器,有的由乐队改作舞美,有的兼职多样乐器演奏,还有的担当指挥,客串舞蹈;在文工团演出的大型话剧中,全团演员及演奏员一起上阵,完成了多幕话剧《霓虹灯下的哨兵》《不准出生的人》,排练演出中乐队的孙家成、罗先平、曲秉诗等均在话剧演出中有上佳表演,演员卢攻、牟其正,高珑等也在话剧中担任主要角色。文工团常常以小分队下乡巡回演出,为此排练了短小精悍,喜闻乐见的相声,罗先平、曲秉诗、王海潮、方厚永都参与其中。近十年中,上千场的演出,走遍了忻州地区的各个地方。下基层,去部队,攀山梁,到农村;无论酷暑烈日,也无论狂风严寒;背行李,扛木箱,睡舞台,吊灯光……大大小小的舞台留下了知青的歌声,乐声,身影,更洒满了知青无尽的汗水,奉献了最宝贵的青春。

三、知青之魂

北京知青,是在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,忻州地区文工团中的北京知青,属于这个群体。他们有朝气、有知识、追求科学进步、热爱艺术、为艺术有无限的进取之心。尤其是乐队人员,讲究先进的科学方法,坚持正规系统的刻苦训练,探索最完美的艺术表现;他们和其他文工团员互相学习,互相帮助,互相促进,达到令人赞叹的境界;他们的理念,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当时文工团年轻人。让人骄傲的是,这些人中有的终成大器,成为国家级的著名音乐人,可以说都和北京知青相识相处有着非常大的联系。

四、永远的情


北京知识青年在忻县地区文工团的十多年中,与全团的男女老少相处融洽,建立了深厚的友谊,至今仍有来往,成了一辈子的好朋友。每当聚会,说起文工团的那些往事、趣事,都是津津乐道,乐此不疲。从 1970 年忻县地区文工团录用北京知青直至 1988 年最后几名离开,北京知青在文工团的工作中生活贡献了自己的青春,同时捕捉到爱情,娶妻生子,生活美满。忻州是北京知青的家,忻州地区文工团的兄弟姐妹们,是我们一生的好朋友,忻县地区文工团的工作经历是北京知青永不磨的记忆 。


来源:头条号.晋韵风华 忻州记忆